Menu

News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传承信仰火种 勇担引领使命——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发展回顾
发表时间:2020-07-26

     7月14日,《引领交通学科,镌刻时代印迹——同济大学杨佩昆教授学术生涯》新书首发仪式举办,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交通学界的前贤后俊共襄盛举,同济交通四代同路人代表齐聚一堂,在讲述杨佩昆教授科研生涯的同时,首次向外界清晰地描绘了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壮阔璀璨的发展历程,向学界提供了一份极为珍贵的中国交通工程学科发展史,展示了同济大学老一辈交通学科带头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与卓越贡献。观往知来,见微知著,在前进中回望来时路,从老一辈交通人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中寻找并坚守追求真理和忠诚报国的初心,一代代同路人薪火相传,不懈拼搏,勇立世界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注重基础、前瞻布局,在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层次上,继续担当着引领我国交通学科发展的使命。

静水深流,他们让“交通”亮相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轫于1914年同济大学设立的土木科,已有百余年历史。

     1956年同济大学筹建全国第一个城市建设专业,开启了我国“城市道路与交通”的教学工作;1961年编写完成全国第一本《城市道路与交通》统编教材,带领学生开展交通工程研究,开启了我国“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以及交通工程学科发展的大门。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杨佩昆、周商吾、徐慰慈等教授的带领下,当时的研究主要定位于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1982年,同济大学招收第一届交通工程硕士生;1984年,同济大学招收第一届交通工程博士生;1985年,杨佩昆获准招收市政工程博士点交通工程方向博士生,成为国内第一个该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杨佩昆是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创始人,也是我国最早关注研究交通工程的探索者之一,一生培养了无数交通工程领域的栋梁骨干,为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14日举办的新书发布仪式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永燊在发言时称:“杨先生是交通界的一面旗帜。”
     回顾杨佩昆数十年科研生涯,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助教毅然接受组织委任筹建城市建设专业,到编写讲授全国第一本《城市道路与交通》统编教材,构建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雏形;从身处动荡艰苦的年代,坚持专业研究,到百废待兴时勇挑重担,成立并主持我国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为新中国波澜壮阔的交通工程学科系统发展拉开大幕;从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派出国进修交通工程的访问学者,到主持“七五”攻关、成为新时代中国智能交通研究领域的领路人………杨佩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深受业内广泛赞誉,成为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一个缩影,见证了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从萌芽到崛起的过程。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城市交通”的研究尚属空白,人们一般口头上把“道路”和“交通”混为一谈,经杨佩昆翻译苏联教材《城市交通与街道规划》,第一次在学术上了解到“交通”的概念。 

      1952年,上海所有高校的土木、建筑系并入同济大学,建立了同济大学公路与铁路工程系,首开“汽车干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并开设了“城市道路设计”专业课,具有学科上的进步意义。1956年夏天,同济大学创建国内第一个“城市建设系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打开了城市交通科学研究的大门,自此,同济与城市交通和交通工程结下了永续的厚缘。
     那时,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由赵骅讲授,杨佩昆任助教;城市运输课程由罗孝登讲授,在把讲义改编为教科书之前,还专程走访了上海公用事业局主管公共交通的总工程师邬渭贤,请教取得上海公交线路的选线、公交车站点布置原则、公交车的养护与维修等实践经验,并精选编入教科书;金经昌讲授的城市规划课程是城市的工程规划,解决的是城市建设的实用性问题,如机场、火车站选址,港口布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等。这些课程既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中,包含杨佩昆翻译的苏联教科书中有关交通的部分内容。对于“交叉口设计”这一章,杨佩昆总感到教材中的有些概念较为模糊,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存在问题,而交叉口信号灯的配时对通行能力影响真实状况究竟如何也不清楚,杨佩昆遂萌发了进驻现场进行实地观察的想法。1960年下半年,杨佩昆申请做了近4个月的交警,学习到交警现场指挥调度车辆有序运行的经验,初步了解和印证了道路交叉口人工控制信号灯与车辆通行能力的关系。 

     1961年,同济大学传达上级要求:“中国学习苏联已逾十年,高校一直使用通过翻译苏联教材编写的讲义,已积累了不少自己的实践经验,应该好好总结这些经验,编出我们自己的教材。”编写城建专业全国统编教材的任务落在了同济大学的肩上。城市道路教材请赵骅主编,杨佩昆参编;城市运输教材请罗孝登主编,徐循初参编。杨佩昆提了个建议:“我们过去编写的讲义中,用了一些我从《城市交通与街道规划》中翻译的部分有关交通内容,是否可把这本正式编写的教材改名为《城市道路与交通》?”这个提议得到赵骅的赞同。全国第一本《城市道路与交通》(中国工业出版社)统编教材就这样诞生了,在国内高校教科书中“交通”这一名词正式亮相。

 

锐意进取,创建国内首个交通工程研究机构

     同济大学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在严谨治学、追求卓越上似乎有着同样的“执拗”。“文革”期间,城市建设工程专业被撤销,杨佩昆回到道路教研室。他一直惦念着交通工程研究。1977年,在征得道路教研室有志同仁徐慰慈、乔妙华的支持后,他们再次跑到交叉口观测车辆通行状况并记录数据资料,援外回国的志士彭国雄也欣然加入。此后,这几位前辈都成为开创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研究的先锋。

 

    1978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同济大学道路系主任朱照宏敏锐地觉察到科学研究快马扬鞭的时代将要来临,便召集骨干讨论科研立项。杨佩昆提出,道路教研室要进行道路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也要开拓与道路密切相关的“交通工程”的研究。1979年9月,道路系宣布将1959年原交通部设在同济大学的“交通部同济大学公路研究所”改名为“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并成立交通工程研究室,杨佩昆为研究室主任。

    就这样,同济大学诞生了国内第一所以研究交通工程学科为己任的机构,杨佩昆、徐慰慈、彭国雄和乔妙华四人为创建人。杨佩昆为研究室制定了一份建设规划纲要,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完成信号灯控制十字交叉口及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等4项研究。从1980到1981年,交通工程研究室分专题陆续出版《交通工程技术交流资料》小册子共20期,先后印发《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交叉车辆最小安全交叉时距》《坡道上车速与通行能力》等科研成果报告,并分发给各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这批资料是交通工程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基于现场观测所获得第一手数据做出的研究成果,可谓“空前绝后”,在此基础上,其他一些交通院校编制了相关教材、讲义。
     因同济大学设有当时国内唯一的交通工程研究室,教育部将唯一的赴美国进修学习交通工程的访问学者名额分配给同济大学。1982年8月,杨佩昆访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国内第一个公派出国进修交通工程的访问学者。访问结束他带回3项知识:缩减进口车道宽度并进行车道渠化的新式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TRANSYT-7F的运行机理与整体程序、高速公路立体交叉上下匝道交通控制的各种方法及适用条件,先后得到应用推广。
     1986年秋,苏联交通工程专业副教授维克托·伊凡申请来同济访问考察,伊凡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研究上海平面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况。伊凡的来访,使同济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唯一的接受交通工程学科外国访问学者的学校。 

    多年以后,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城市,新建或改建的道路,在交叉口进口道都进行了拓宽并设置了左转和右转车道。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设置,是杨佩昆第一个敏感地发现美国“新式交叉口”的特点,并引进回国的。虽然过程坎坷,但最终遍地开花。1985年,杨佩昆受公安部科技处邀请,合作研发我国自主创建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所申报的“七五”攻关项目“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软件研发专项获准通过。为了完成交通控制系统核心软件,杨佩昆带领他的团队不仅拿出了具体方案,还开展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工作。整个系统的研发持续了5年,研究成果将我国交通系统控制水平带到了能与国际水平对等交流的程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研究的一个高峰。

    1991年年初,第一个我国自主研发的“城市交通信号自适应实时控制系统”在江苏省南京市划定的中心区域安装完毕,实测交通运行效益显著,控制系统通过验收。该成果获得两部一委(科技部、财政部、计委)颁发的“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被公安部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其间,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与香港文汇报社——“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闻讯前来,向杨佩昆颁发了“世界华人科技成果突出贡献奖”。1995年,杨佩昆、张树升编写了《交通管理与控制》全国统编教材,这是国内第一本同类教材,为交通工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后,杨佩昆与上海交警队等单位合作编写的地方规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于2001年10月公布执行。2003年,建设部在深圳召开全国城乡规划标准规范工作会议,宣布建设部拟组织编订城乡规划标准规范的计划,其中列有《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指定由同济大学杨佩昆主持编写。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于2012年1月1日公布执行,且荣获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规范归口办公室颁发的优秀规范奖。
 

迎风而立,为交通强国建设接续奋斗

     从1979年同济大学成立我国大陆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到1982年以后又相继获批交通工程学科国内第一个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等,同济交通工程学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作为交通工程学科发展的奠基者,杨佩昆与众多老一辈交通工程专家践行“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同济精神,共同造就了今日之辉煌。他们身系百年同济,时至今日,有的仍坚持奋斗在交通工程研究和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伟大精神,是青年学者传承的宝贵财富。在一代代同济交通人的接力下,交通工程学科迎风而立,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头。

 

 

    1995年正当世界上刚刚开始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科技之时,同济交通人关于“成立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的建议”便送到时任校长吴启迪的桌案,中国最早ITS研究机构之一的“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很快成立,为推动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及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4月,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进行了调整,集中两校道路交通与铁路运输、交通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师资力量,并于8月组建了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设立了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运输管理工程系,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研究所、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中心、交通信息通信联合实验中心等,并拥有道路交通领域唯一的教育部道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2002年,同济大学成立交通工程系、交通信息工程系。2007年9月,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获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被列为“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学科。

    2017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之一,“思行合一,交融成艺”是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对百年办学精髓的总结。学科非常重视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引进和本土化人才培养,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人才,联合美、日、德等国的知名高校构建了国内首个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的创新联盟。2018年5月,同济大学经教育部审核同意,自主设置“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并成为教育部试点建设学科,当年6月,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成立。

    如今,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同济大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国家和省部级人才等为骨干,海内外优秀博士为后备的完整学术梯队。“国家百千万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扬帆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名录中总少不了同济学者。有了大批优秀人才支撑,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与时代同频共振,结合行业、结合实际,科学研究与教学成果两开花。
     2014年至2016年,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国际合作科技支撑计划;2018年获准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包括中国和希腊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集成与示范、车路协同系统要素耦合机理与协同优化方法、城市交通大数据智能计算平台、京津冀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纽一体化运行关键技术等;2019年1月,主持国家重点专项研究课题——混合交通群体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理论方法研究……所获奖励更是不胜枚举,如2015年,“复杂环境下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年,“城市公交高效运行集成设计与控制优化关键技术”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交通工程》课程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2010年,《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交通设计》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016年,《交通管理与控制》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2018年,“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及‘十三五’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建成同济-百度Apollo未来交通联合实验室、同济-华为智能汽车虚拟测试创新实验室等。
     同济交通人融入血脉的荣耀和意志,由杨佩昆等老一辈学者身上传承下来的信仰火种,将点燃新一代学者和学生的激情,劈波斩浪、迎难而上,为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交通强国建设接续奋斗。 

 

 

 

 

 

 

 

 

 

 

© 2017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曹安公路4800号通达馆,邮编:201804

电话:+ 86-21-69589487

传真:+ 86-21-6958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