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系主要支撑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国家特色专业“交通工程”、“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同济大学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与发展。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青年教师中2人入选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5人入选上海市浦江计划;1人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计划。交通工程系“十二五”期间主要成绩如下表所示。
方面 |
“十二五”主要成绩 |
研究方向与团队 |
实现了学科交叉与体系化,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围绕“985”三期以及“一流学科”规划建成8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下,形成了4个高峰学术团队。 |
师资建设 |
已有2人入选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5人入选上海市浦江计划人才。 |
平台建设 |
拥有投资3000余万建成的 “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模拟实验平台”、 “自然驾驶实验车队”、 “交通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交通大数据平台”等一系列高水平科研平台 |
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 |
承担了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近30项,国家863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项,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 |
本科生教学 |
完成了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体系的科学化调整;1门课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门课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课程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并出版;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培养的本科生在多届全国大学生科技大赛中皆取得优胜成绩。 |
研究生教育 |
多名博士研究生申请至国外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研究生整体国际交流能力明显提升。 |
学术交流 |
约有教师70人次赴美国、欧洲、日本进行访问与交流;保持并逐步加强了与美国加州大学、普渡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德国德姆斯达特工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每年TRB参会师生约30人。 |
二、 “十三五”发展规划
以2020年学科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交通领域知名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纲领,本系确定十三五期间的学术目标、人才目标、师资目标、平台目标和国际化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跻身于国际交通领域的一流大学之列。
拟通过全面整合资源,保障学科交叉与协调,完成“城市交通学”一级学科构建,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城市交通社会技术系统等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学科体系,为实现我校交通学科的跨越性发展作贡献。
拟在交通流理论、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仿真、交通节能减排、交通安全等方面力争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培育出2~3名国际交通学科与技术领域知名学者。
三、 学科布局
以建设“城市交通学”一级学科为契机,优化学科布局与建设路径。形成3大基础支持理论,8个研究方向的学科布局。其中4个为学科传承方向,4个为学科突破方向。
至2030年,建成“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国际一流学科。整体科研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不少于3个优势学科方向研究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教学成果突出,拥有一批国家及上海市精品课程、2-3名教学名师;“同济交通”品牌进一步强化,国家与地方交通决策咨询影响力显著提升。